欢迎您来到深圳通和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网站!
新闻资讯
深化房屋市政工程领域招标投标制度改革,省住建厅发布实施意见
2021-11-26 10:47:59

       一、推进招标方式改革


       (一)确立招标人首要责任制

       鼓励招标人在政府投资工程中采用代建模式,实施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提高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能效;鼓励招标人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等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减少招标投标层级;制定与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建设组织模式相适应的监管措施,落实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责任;允许总承包单位依据合同约定或经招标人同意,自主决定专业分包。


       (三)推行招标条件承诺制


       规范招标文件编写要求,制定招标文件范本。招标项目属于施工、监理的,招标文件应载明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的资格审查条款;投标人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在投标文件中签字确认,无签名或能认定属冒充签名的投标文件按资格审查不通过处理。


       二、推进评标方式改革


       (一)试行“评定分离”制度


       引导招标人按照择优与竞价相结合、择优为主的原则,根据招标项目特点,通过提高资信、业绩、奖项、信用评价、团队构成,以及投标方案中体现技术、工艺先进性等因素的评分权重,强化评审择优,确保项目的质量安全,鼓励投标人创优质精品工程。对采用最低价中标的要推行高保额履约担保。依法禁止采取抽签、摇号等随机方式进行资格预审、评标评审或者确定中标人。


       (三)全面实施电子招标投标


       督促招标人按公益服务、公开透明、高效便捷、集中共享的原则,及时将依法必须公开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公示等信息在指定媒介上公开,屏蔽需保密或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对不按规定公开的依法纠正处理。


       (五)严格专家管理


       强化招标主体责任追溯,加强对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及招投标活动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扩大信用信息在招标投标环节的应用,对失信法人和从业人员参与招标投标活动依法予以限制,对严重失信法人和从业人员依法实施联合惩戒。鼓励招标人免收信用评价情况良好的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并优选信用记录良好的投标人为中标人。


       (二)加强投诉处理


       推进全省房屋市政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监管工作,充分运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相关信息服务系统,以及共享全省商事登记、社会保险、职称和资格评定等公开信息,对招标投标实施大数据监控,实现“互联网+”监管工作目标。


       (四)建立履约评价制度


       定期开展标后核查,对中标人的投标承诺、招标人和中标人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加强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管理;对中标人拒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可作为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加强房屋市政工程项目用工实名制信息的核查,对关键岗位和管理人员考勤信息异常的项目,可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加大现场检查频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六)实行标后评估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招标投标的登记报告规定,加强招标投标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人,要在招标各环节中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按内部规定向招标人内设或上级的纪检监察部门报备有关招标文件,主动接受监督。